用心用情,讓冬日津城暖意融融
供熱,事關萬家冷暖,事關民計民生。10年來,能源集團扎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高質量落實天津彈性供暖民生舉措,以讓119萬熱用戶溫暖舒適過冬的實績詮釋國企擔當。
堅決有力行動把黨的溫暖送進萬家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供暖連著黨心民心。為了把黨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集團堅決有力采取一系列行動。
供熱舊管網改造現場
聚焦民心工程,連續打通難點堵點。累計投入5億余元改造供熱老舊管網約600公里;投資2.67億元完成散煤治理補建139萬平方米,補建用戶2.38萬戶,占全市總量的62%;接收改造長蘆海晶、大沽化等7個項目,接收供熱面積70.35萬平方米,惠及1.1萬用戶;并網13座鍋爐房,全面完成我市燃煤鍋爐房并網任務,有效解決了管網安全隱患,提升了供熱保障能力,改善了老舊小區供熱效果。
開展專項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施“為民服務解難題”“暖氣夠不夠熱?保證溫暖到家!”“冬病夏治、舊病新治”等專項行動,完成串聯系統分戶改造18062戶,對全部481家“一老一小”、中小學、醫療機構等重點用戶進行走訪和服務跟蹤,主動延伸公建服務,改造戶內供熱設施,贏得廣泛贊譽。
面對能源短缺、疫情沖擊等嚴峻形勢,迅速行動,周密組織,提前落實燃氣、燃煤資源,對調度客服等關鍵崗位實行4次共計115天封閉管理,廣大干部職工盡銳出戰、逆行而上,確保供熱溫度不減、服務質量不降,做好溫暖群眾的“小火爐”,讓群眾居家安心用熱、溫暖抗疫。
構建智慧供熱確保群眾家里溫暖舒適
“不管天氣如何變化、管網出現什么狀況,都要保證群眾家里溫暖舒適”。集團從管網建設、聯網調控、巡檢維護等多方面有效發力。
精心打造中心城區和濱海核心區兩個供熱“一張網”,建設聯網管線73公里、大型聯網中繼泵站2座,建成熱電聯產、燃氣鍋爐、清潔煤粉鍋爐、地熱、空氣能、污水源等多能互補的聯網調峰智能供熱系統,實現主要熱源互聯互通、互補保障,直接集中供熱面積1.64億平方米,占全市的29%。
人工智能精準供熱系統
大力構建三級智慧調度體系,打造以地理信息、調度指揮、實時監控、水力分析等系統為核心的多熱源聯網調峰運行調度平臺和調度指揮通信直連系統,結合熱源、熱網、熱負荷情況建立調度模型,根據實時氣象確定最佳運行和應急工況,動態調度精準指揮。
自主研發“無人機+雙光熱成像”智能巡檢系統、供熱管網在線狀態監測與診斷系統、基于負壓波的供熱管網泄漏監測系統、供熱直埋管道非開挖綜合檢測等13項填補我市和全國空白的先進技術,實現系統運行狀態及時感知和管網自主巡視、精準檢測,保障供熱運行“健康態”。
通過管網建設、資源調度、管理運行一體化,有效避免了單一熱源和管網故障引發的大面積停熱,在應對2016年1月、2018年1月、2021年1月、2023年春節等極寒降溫天氣疊加電廠設備異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打造金牌服務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工作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集團始終堅持群眾滿意標準,打造金牌服務,讓群眾身暖心更暖。
“96677”24小時暢通的真情守護
搭建智能客服系統和服務標準化體系,“96677”熱線24小時暢通,“一號響應”。全面推進“一制三化”改革,供熱繳費、報修等全部23項服務均可通過集團網站、“天津能源供熱”微信公眾號等網上辦理,實現100%“一次不用跑”。
上線智能客服系統APP,強化入戶服務過程和質量監管,實現“零”責任投訴、“零”負面通報、不滿意工單動態清“零”“三零”目標。搭建輿情監控平臺,了解網民供熱需求,率先建立“未訴先辦”服務機制。健全供熱管家服務,構建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智能服務體系。供熱熱線接通率、回訪滿意度均達100%,線上業務辦理比例達95.04%。
創新線下服務,全部服務廳延時服務至每晚八點;建成全國首座可視化無人供熱服務廳,投運13座無人自助服務廳,實現24小時自助服務;開辟營商服務專窗,實現跨企業業務通辦聯辦,用戶“一次申請、一次辦結”;融合燃氣、水務業務,部分供熱服務廳實現“供熱、供水、供氣繳費”互聯互通,給群眾送去便捷。
展望
未來,集團供熱產業將按照“多熱源一張網、增能力拓市場、精管控強服務、智慧化可持續”發展思路,在布局綠色低碳熱源、增強供熱能力、優化“一張網”、拓展市場規模、節能降耗、優化營商環境、智慧精準供熱以及多元化產品供應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